说起过去十几年中国楼市的疯狂,真是一幅“价格永远只涨不跌”的画卷。无论贷款利率高达6%以上,买房的人潮都川流不息。很多人相信,房子就是铁饭碗,涨不完的香饽饽。
但当时有个声音显得另类又讽刺——“未来的房子会像葱一样便宜。”这正是马云在楼市最疯涨时喊出的“逆流之声”,仿佛给狂奔的车队泼了一盆冷水。
如今,8年过去了,马云的预言似乎越来越接近现实。
01 历史回放——老北京学区房从10万到6.5万
2021年下半年,楼市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曾经动辄10万/平米以上的北京核心学区房,现在价格多滑落到7万左右,甚至有房源跌破6.5万元,直接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
这可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楼市深层次调整的一个缩影。
卖房的不禁哭诉:“现在卖房,连卖白菜都比卖房容易多了!”
从一年前挂牌即卖的火爆,变成挂牌半年无人问津。郊区的房子降价也销路遇冷,堪比铁打的“悬崖”。
深圳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了14.3%。换句话说,少卖了近20个深圳那么大的房子!而且价格还在走低。
这让很多业内销售犹如身处“沙漠”,遥看绿洲却远不可及。
02 2025年楼市要变天了!解析三大驱动因素
① 人口“逆转”,年轻人没了买房力气
过去是人来钱多,买房需求旺盛,进城人口不断增加。
现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口负增长趋势”已经连续三年持续,城市进城人口锐减,出生率低迷。2024年专家预测中国总人口可能减少200万!
老龄化速度更可怕:
2022年老年人口2.8亿,
2024年已达3.1亿,
年底或冲刺至3.3亿。
这些老年人多数不需要新房,反而会出售二三套老房提升生活质量。
年轻人压力山大,月薪3000-4000甚至养不起自己,买房?根本无从谈起。
② 库存堆积如山,催生大量“鬼城”
2023年底,全国新房待售面积已高达7.3亿平方米。2024年更进一步升至7.5亿。
这仅包括新房库存,二手房和在建项目叠加,无数空置房压在市场上,形成严重供需失衡。
大城市相对压力小,三四线城市成了重灾区。大量房屋空置成“鬼城”,成为尘封的闹鬼建筑。
人口外流压力下,农村以及小县城更是大片弃宅,城市繁荣与边缘荒凉形成强烈对比。
2025年,这种供过于求状况恐怕更严重。
③ 经济风暴袭来,消费降级波及楼市
从口罩事件到贸易摩擦,再到去杠杆的硬着陆,近几年经济阴云笼罩。
通缩预期显现,消费大幅缩减,结婚率降低,育龄女性推迟生育。
房地产作为大宗消费品,势必首当其冲被“冷落”。
楼市一跌,冲击的不仅是房企,还牵动上下游产业链:建材、设计、家具、金融、装修等数十行业。
几十万个企业和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岌岌可危。
贷款更难批,消费者信心受挫,形成恶性循环。
03 未来两年楼市去哪儿?
① 人口结构失衡持续恶化
一边是婴儿潮一代退休潮冲击来袭,每年超过2000万人退休;
另一边,上半年结婚人数更是同比减少;
生育率低下,年轻购房者锐减,未来需求只会越来越弱。
老年人抛房现象日益明显,市场供应量居高不下。
② 房企债务如山,压力倍增
据统计,2024年中国房企“百强”需偿还债务总额高达3万亿元人民币。
销售低迷,资金链紧张;回血慢,就难以保障债务偿还。
唯有通过进一步降价,刺激存量消化。
未来2年,降价成必然,财富缩水成常态。
③ 房产税试水渐行渐近
虽然2023年以来的房产税试点未大面积铺开,但不可否认趋势已明朗。
一旦试点进阶,未来多套房家庭不可避免将面临额外持有成本。
持房压力凸显,加速存量抛压。
04 普通人,2025年楼市你该怎么办?
别随波逐流买房!
此刻买房必须精准看需求和预算,不盲目追涨或跟风。
建议月供控制在家庭收入的30%以内,减少财务风险。
投资自己最靠谱
资本操盘再多,也抵不过技能投资。
学点实用技能,让自己成为“金饭碗”,哪怕经济风暴,也有底气撑起生活。
未来财富主动权掌握在有能力的人手中。
结语:马云葱价预言不再是段子,2025年楼市真要大变脸了!
回头望望那些年疯狂涨价的情景,仿佛是一场时代的眼泪。
如今,楼市冷却、人口结构逆转、库存畸高以及房企压力山大……一地鸡毛掀开面纱,过去的盛世已不复存在。
2025年,是楼市转型的关键拐点。
普通购房者必须擦亮眼睛,懂得防范风险。
投资者要清醒认知,房地产这场“大戏”,绝不是简单的买与卖那么简单。
#AIGC热点大赛#
十大杠杆炒股指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