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IPO承销新规落地4个多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以A类投资者身份参与IPO新股网下打新进展备受市场关注。继光大理财6月率先试水IPO新股网下打新后,又一家理财公司加入到网下打新队列。在广东建科(301632.SZ)、天富龙(603406.SH)、汉桑科技(301491.SZ)等新股IPO网下询价初步配售结果公告中,宁银理财相关产品的身影频现。
Wind数据显示,4月份至今,2家理财公司的4只理财产品共参与4只IPO新股的网下打新。从产品策略来看,当前理财公司参与IPO新股打新的理财产品主要为混合类产品,以固收资产为底仓保障基本收益,用部分资金参与打新追求超额收益。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当前理财公司参与网下打新的挑战在于新股定价能力不足和投研机制滞后。相较于公募基金,理财公司的传统投研团队以固收为主,对权益市场深度分析能力欠缺,在新股价值评估、市场情绪捕捉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需要尽快构建“外部深度合作+内部造血培养”的投研体系。
宁银理财入场“打新”
近日,参与IPO新股网下配售的理财公司再添新成员。
广东建科日前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公告》显示,宁银理财旗下宁银理财宁赢平衡增利国企红利混合类日开理财6号和宁银理财宁赢个股臻选混合类开放式理财产品1号(最短持有2年)2只产品以7.36元/股的申报价格列入询价配售名单,拟申购数量合计6000万股。
Wind数据统计,7月份,宁银理财参与了广东建科、天富龙和汉桑科技等3只IPO新股的询价配售。光大理财自6月以来参与了信通电子(001388.SZ)和汉桑科技2只新股的打新。
某券商保荐业务人士表示,当前新股发行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且部分新股发行定价更为理性审慎,估值水平相对合理,为申购留出了潜在收益空间,这也使得机构投资者参与新股申购(打新)的积极性有所提升。
从收益表现来看,打新收益率持续上升是吸引机构青睐的关键。光大证券(601788.SH)最新研报显示,2025年7月共8只新股上市(主板4只、创业板2只、科创板1只、北交所1只),募集金额共计241.64亿元,环比增长164%。其中,参与网下发行的个股共计6只(主板4只、创业板1只、科创板1只),募集金额合计230.68亿元,环比增长164.24%。
从打新收益表现看,光大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7月A类账户5亿元规模账户当月打新收益率约为0.257%,2025年累计收益1.000%;C类账户5亿元规模账户当月打新收益率约为0.238%,2025年累计收益0.908%。
华安证券(600909.SH)研报也显示,跟踪近期科创板、创业板以及主板的网下打新市场表现,假设所有主板、科创板、创业板的股票都打中,且上市首日以市场均价卖出,忽略锁定期的卖出限制,自2025年1月1日至8月1日,A类2亿元规模账户打新收益率1.92%,B类2亿元规模账户打新收益率1.72%;A类10亿元规模账户打新收益率0.61%,B类10亿元规模账户打新收益率0.55%。
市场对全年打新收益的预期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中金公司(601995.SH)在此前发布的研报中测算,发行节奏抬升将助推2025年打新收益上行,中性假设下,对于2亿元A/B类账户,A股(不含北证)2025年全年打新收益贡献或可达到4.54%/3.69%。对于5亿元A/B类账户,打新收益有望达到2.97%/2.42%。对于10亿元A/B类账户,打新收益或可达到1.69%/1.38%。
在存款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下,积极参与网下打新正在成为理财公司增厚产品收益、强化权益投资布局的重要抓手。
宁银理财在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打新业务对公司含权理财产品预计有一定的收益增强效果。
RFP国际注册理财师学会讲师王诗文认为,从政策红利角度看,A类投资者有优先配售优势,同时打新业务风险收益比优化,在资产荒背景下其增厚理财产品收益的特性明显,因此预计未来可能有更多机构入场。
新股定价能力仍待提升
2025年1月,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中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2025年3月28日,沪深交易所修订并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新增理财公司作为IPO网下投资者,并将银行理财产品和保险资管产品纳入A类配售对象范畴。
承销新规实施已满4个月,不过从市场业务开展情况来看,理财公司参与打新业务落地的步伐并未加快。Wind数据统计显示,仅有光大理财和宁银理财合计4只理财产品参与了IPO的网下打新。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从短期看理财公司以A类投资者身份参与网下打新仍是“小步试水”,主要障碍在于投研、制度与客户错配;从中长期看在政策推动、高收益示范、机构能力提升三重驱动下,2026年或将迎来规模化发展。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王昊宇指出,理财公司参与网下打新进展缓慢可能有几方面原因:一是投研体系短板,新股研究需企业深度分析、估值定价及市场情绪捕捉能力,理财公司传统固收团队缺乏相关经验积累,导致报价入围率分化;二是市值门槛限制,网下打新需持有沪深各6000万元非限售股底仓,多数理财子公司权益持仓不足,难以达标;三是客户风险适配难题,银行理财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且偏好稳健收益,而打新收益波动可能引发赎回压力。
在王昊宇看来,当前理财公司在打新方面的挑战在于新股定价能力不足和投研机制滞后。“与传统固收投资不同,新股研究需聚焦行业技术壁垒、增长潜力及发行规则博弈,理财公司可能缺乏权益资产投研积淀,导致报价入围率不及公募。”
此外,王诗文还指出,当前投资者对理财公司打新产品配置意愿不高,一方面投资者对其了解尚不深入,另一方面担心打新收益不及预期或底仓波动影响净值。未来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封闭期适中、打新策略透明、能有效平衡风险收益的产品,对产品的流动性要求可能会有所提高,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关于打新收益和风险的信息披露。
“这就倒逼理财公司尽快构建‘外部深度合作+内部造血培养’的投研体系,同时积累打新经验,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多元化产品。”王诗文强调。
宁银理财方面表示,公司通过对监管文件的深入学习,制定了内部操作规程,利用现有的相对完善的投研体系及投研团队,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研究定价体系。目前宁银理财投研团队完善,有近20名研究员,覆盖周期、科技等行业,能够较好地支持权益投研体系的需求。
在风险管控方面,宁银理财方面强调,在业务前端,公司权益投研部门通过对新股的基本面分析,来筛选优质标的;在业务后端,公司定期进行报价偏离度回溯检查。通过前端和后端协同机制,降低打新收益风险。
平安理财方面也表示,公司此前已积累了丰富的相关业务经验,且在内部投研能力提升、外部券商研究的支持下,快速形成了对新股的定价能力。
十大杠杆炒股指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