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美国出动十几架B2轰炸机对伊朗三处核设施发起突袭,并得意洋洋地称之为“完美行动”。 尽管伊朗事后声称提前转移了人员和材料,损失不大,但美国亲自出手已经说明伊朗的处境不妙。 于是,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连夜赶往莫斯科求援,希望能拉上俄罗斯这位老搭档救场。
阿拉格齐在克里姆林宫跟普京面对面坐下来,一边痛批美国的“野蛮行为”,一边暗示伊朗最需要俄军的空天军和防空部队支援。 普京口头上表达了同情,说愿意跟伊朗保持良好关系,还承诺给点帮助。 可到了具体行动,俄罗斯啥也没给。 俄罗斯空天军忙着在乌克兰前线打拼,防空导弹库存都快见底了,普京根本腾不出人手。 更实在点说,俄罗斯跟以色列关系还说得过去,因为200多万俄裔犹太人住在那,普京可不想为了伊朗得罪以色列背后的美国,免得美国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反过来拖垮俄罗斯自己。 结果,阿拉格齐空手离开时,俄罗斯的拒绝直接写在脸上了。
伊朗一看俄罗斯靠不住,转头就找上了巴基斯坦这位“兄弟国”。 毕竟巴基斯坦是伊斯兰世界里唯一的核国家,常规军力也不差,去年还打落了印度的阵风战机,威风了一把。 伊朗想着,巴铁兄弟帮忙搞点武器弹药总行吧? 结果,巴基斯坦外交官很快就出来表态:我们谴责以色列的侵略行径,但不会跟伊朗开展军事合作。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武器弹药想都别想。
巴基斯坦变卦这么快,其实原因很简单。 印巴冲突刚停不久,巴基斯坦靠美国的支持才勉强稳住局面,如果现在帮伊朗打以色列,那不是自砸饭碗吗? 巴基斯坦陆军总司令穆尼尔最近去了趟美国,特朗普亲自请他吃午餐,还把诺贝尔和平奖的名头捧到巴基斯坦头上,摆明在拉拢巴方别掺和伊以的事儿。 巴基斯坦一看,顺势接受了美国的橄榄枝,伊朗的求援就这样泡汤了。
伊朗两头碰壁,停火协议又出了问题。 上周,特朗普刚促成以色列和伊朗达成24小时停火:伊朗先停火12小时,以色列接着停。 结果临到停火生效,伊朗革命卫队又朝以色列射了14枚导弹,造成几个无辜者死亡。 伊朗辩解这是“最后一次”进攻,打完就停战,可以色列不服气,说伊朗故意违约,并扬言要报复伊朗首都德黑兰。
特朗普火冒三丈,公开喊话对两国都不满,但他把更大的火气撒向以色列,说伊朗核设施已经被美国炸废了,没啥威胁了。更出人意料的是,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突然放话:“中国可以继续买伊朗石油了。 ”白宫虽然赶紧解释这只是指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可能,但专家们认为这是个信号——特朗普在暗示,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可能要松动了。
特朗普为啥突然这么大方?背后全是算盘。 他上一任期对伊朗的制裁可狠了,让石油出口几乎断绝,伊朗经济直接崩盘。现在以停火协议为借口,特朗普想用取消制裁当筹码,逼伊朗放弃重建核设施。 同时,美国经济被通胀压得喘不过气,油价居高不下。 伊朗石油如果重返市场,全球油价一降,美国选民就乐了,正好帮特朗普2024年连任加分。 所以,特朗普这招表面安抚伊朗,实则玩的是经济杠杆,一来控制伊朗,二来拉低油价。
伊朗的麻烦不止外交,内部也一团糟。 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健康每况愈下,保守派和改革派为接班争斗不休,军方大骂外交部谈判软弱,议会天天吵架无果。 外交上孤立就算了,连老盟友都开始疏远。 巴勒斯坦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之前支持伊朗,现在伊朗一停火,以色列反手就打压它们,这些抵抗组织都成了摆设。 胡塞武装还在坚持袭击以色列,但孤军奋战难撑场面,盟友体系基本瘫痪,伊朗在中东的号令权直线下滑。
经济上更是雪上加霜。 美国制裁卡住伊朗石油出口,交易量暴跌70%,全靠偷偷跟中国搞“油货易货”——拿石油换中国的机械和农产品度日。 这种交易慢得像蜗牛,还风险高,因为国际银行系统制裁没解除,人民币结算动不动就受阻。
雪上加霜的是,中东其他国家纷纷变脸自保。 沙特和阿联酋偷偷和以色列谈安全合作,印度直接转向买美国页岩油,这些原本反以的伙伴都把伊朗撇在一边。 中国虽然开通了中伊铁路方便物流,但明显跟海湾国家走得勤了,上半年贸易额冲到2500亿美元,伊朗在中国的优先级自然降档。 俄罗斯也不傻,眼看伊朗靠不住,转头给中国多送了2000万吨原油,明显在能源上“去伊朗化”。 美国乐见这种局面,一边控制伊朗经济松绑,一边在背后推中东国家务实惠选边站。
这场风波中,伊朗成了大国玩牌的牺牲品,俄罗斯和巴基斯坦的拒绝就是实锤证明。
十大杠杆炒股指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