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那边国家电视台白纸黑字一放,对以色列停火,这事儿算是官方盖章了。 说来也巧,就在这之前,特朗普老爷子还在网上嚷嚷,说伊以谈妥了停火24小时,时间一到,打了12天的仗就正式收场。 伊朗外长虽然嘴硬,否认和以色列达成了啥协议,但话锋一转,说只要以色列按时收手别“侵略”,伊朗这边也就“到此为止”了。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明眼人都懂——火气消了,不想打了。
这厢德黑兰刚露出“歇战”的意思,那边巴基斯坦的动作快得让人眼花。 记者逮住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问:“巴铁兄弟,会支援伊朗军火弹药啥的不? ”阿西夫答得干脆:我们当然谴责对伊朗的侵略,但是! 军事合作? 联合行动? 免谈。 这立场,划得那叫一个清清楚楚。
为啥巴铁兄弟这态度变得比翻书还快? 细琢磨,两点很关键。
第一,仗都暂停了,哪怕只是暂时的,巴基斯坦再往里掺和,图啥呢? 没那个必要了嘛。 第二,也是更关键的一点,伊朗这次的表现,恐怕让巴基斯坦心里直打鼓。 之前巴基斯坦可是力挺伊朗的,不光喊话某些国家跟以色列断交,甚至把核威慑的话都撂出来了,大有一言不合就亲自下场的架势。 结果现在呢? 偃旗息鼓了。
为啥反差这么大? 根子恐怕在伊朗自己身上。 巴铁就算有心想拉兄弟一把,架不住伊朗自己先泄了气。 看这架势,只要美以稍微递个停火的台阶,德黑兰立马就顺坡下驴。 对手自己都没了心气儿,旁人还怎么使劲儿帮? 这忙,没法帮了。
巴基斯坦这番“清醒”,似乎也让它咂摸出点味道——为啥中俄这两位重量级选手,从头到尾都没“出手”?
中国这边其实不难理解。 咱们的立场一贯清晰:中立劝和,不选边站队。 介入别国冲突? 那不是我们的风格。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联合国这样的场合,大声疾呼谴责袭击(尤其是针对以色列),敦促各方,特别是以色列,立刻停火。 这路子,跟我们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脉相承的。
真正有点让人意外的是俄罗斯的反应。 这回,莫斯科显得异常“安静”。 到现在为止,俄罗斯没拍胸脯说给伊朗啥实质支援。 甚至在美以把伊朗核设施当靶子瞄的风声出来前,俄罗斯对以色列说的话都算相当“客气”了。 国际上小道消息已经满天飞,猜俄罗斯是不是要“战略性调整”对伊朗的态度了。
不管真相如何,俄罗斯在这次风波里,确实表现出了罕见的克制。 为啥? 一方面,乌克兰那边战火正酣,莫斯科确实有点分身乏术。 另一方面,伊朗自身某些“不争气”的特质,恐怕也让俄罗斯心里直犯嘀咕。 巴铁一看这局面:连关系更铁的俄罗斯都这么“稳得住”,自己何必再去趟这浑水?
说实话,巴基斯坦这么想,真挑不出啥毛病。 国际博弈场上,帮人,也得看值不值,看对方靠不靠得住。 伊朗这次的表现,从高调反击到迅速寻求停火,转折之快,让潜在的支持者都措手不及。 盟友的信任和支持,不是无底洞。
说到底,打铁还得自身硬。 伊朗要是不能真正把内功练扎实,不能在国际棋局上稳住阵脚,总是轻易被对手的“小甜头”晃花了眼,或者一遇压力就急于妥协,那再多的外部声援,也架不住自己根基不稳。 关键时刻掉链子,谁还敢把宝押在你身上?
德黑兰这轮“停火”操作下来,巴基斯坦的迅速抽身,中俄的冷静旁观,都给我们上了一课:国际舞台上的支持,从来都是有条件的。 您觉得,经此一役,伊朗能从中学到点真东西不?
十大杠杆炒股指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